据江淮晨报讯过去三年,合肥市区新增了公共停车位2万多个,但和日益增加的停车需求相比,还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停车难该如何破题?今后,合肥市将整合现有公共停车资源,盘活共享停车资源,构建智慧停车应用体系。每年对区、开发区进行考核,排名靠后的将被约谈。
调查
建设未止步公共停车位缺口在扩大
目前,在市中心有三个政府投资的公共停车场,分别是长江中路停车场、老市府广场停车场和淮河路停车场,已经投入使用了20年。“这三个停车场一共有800个泊位。”合肥市停车办负责人程毅透露,三个停车场全年停车高达65万车次。
使用率为何如此之高?对此,程毅分析,“一方面是这些停车场的地理位置好,周边商业集中、有大医院等,停车需求旺盛,而可用的车位很少;另外一个是收费价格低,第一个小时4元,之后每小时2元,24小时20元封顶。”
不过,即便是这样,市区停车的需求量有时候还很大。当前,合肥市停车办正在谋划对长江中路停车场(长江中路与桐城南路交口东南角)进行改造,“把现有的机械提拉式车库改为平面移动类车库,这样车位将至少增加210个。”
除了改造已有的,最近几年市区也新建了一大批公共停车场。“过去3年,市区大约建成了2.3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城建处有关负责人透露,仅在去年,市区就新增祁门路幼儿园地下停车场、文华园一期地下停车场、牌坊路停车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今年,市区计划开工公共停车泊位约1万个,建成5000个。”
在这样的建设力度之下,市区部分区域停车难有所缓解。但相对于与日俱增的私家车辆,市区公共停车泊位还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2018年底,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曾预计,“到2020年,市区小汽车保有量约170万辆,停车位需求约187万个。”城建处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市区停车位的缺口还在呈现扩大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公共停车场新建项目推进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困难,当前,在市区的一些区域,现有停车资源利用效率也还有待提高。现有公共停车资源如何更快提高利用率,闲置的资源如何更好地盘活利用?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整合
整合公共停车资源实行专业化规范化运营
在阜阳北路高架和龙潭桥路交口西侧100米处,有一处常年闲置的边角料地块,经常有人偷倒垃圾。最近,庐阳区创新采取“区里出土地,城泊投资金”的建设模式,在这启动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公共停车场,今后有望缓解周边3个小区居民停车难。
这样盘活闲置资源的事情,最近几年在市区并非个例。接下来,在停车矛盾突出区域,合肥市将通过边角地块潜能挖掘、闲置停车资源盘活、老旧停车场改造等方式,拓展公共停车空间。
“把推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作为破解城市停车难题的重要着力点。”按照最新出台的《合肥市推进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实施意见》,从现在开始,合肥市将加大对国有公共停车场的整合力度。
一方面,新改扩建的以及已建成尚未确定运营主体的国有公共停车场,在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单位统一管理;已建成且运营的加快整合,逐步实现统一管理。
“整合之外,接下来,国有公共停车场原则上将实行专业化规范化运营。”已经整合到位的,可按照有关规定采取委托经营模式实现专业化运营;尚未整合到位的,可根据整合进度采取合作经营模式实现规范化运营。
此外,合肥市还将引导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公共属性的配建停车场,加入专业化规范化运营体系。鼓励专业化运营主体提高停车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按市场化方式开展连锁经营;加快纳入规模化专业化运营体系的老旧公共停车场升级改造步伐,利用新技术新装备,努力扩容增量,改善停车体验。
共享
更多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将开放
除在“增量”上下功夫之外,对现有的公共停车资源进行潜力的挖掘也至关重要。资源共享和错峰停车,都是极好的手段。在程毅看来,最近几年,市区的各类学校在新建过程中,都按照要求配建了地下停车场,这些资源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些单位的停车场,晚上限制得不少,晚上也可以提高利用率。
哪些地方停车矛盾突出?如何实现停车资源时空互补、供需双方互利共赢?这些问题,都是接下来需要“破题”的。接下来,合肥鼓励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率先开放、实现共享、形成示范。
一方面,推动医院与周边有共享停车条件的单位、小区结对合作,最大限度缓解就医停车难;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推动学校停车资源开放共享。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收购升级运行低效的老旧停车场,推动符合条件的平面停车场改建为立体停车场,增加共享停车泊位数量。
共享停车看上去简单,牵涉到的事情也不少,如何规范是一大难题。为此,合肥市将加快制定统一的共享停车行业标准规范,从服务能力、服务内容、责任义务、资金安全等方面规范共享停车行为。
从现在开始,除了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管理的停车场之外,共享停车收费价格将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共享停车服务企业中,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认定条件的,依法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近年来,合肥市还不断挖掘潜力,在市政道路上设置了不少临时公共停车泊位,并分路段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今后,合肥市还将细化路内外停车泊位收费标准,路内按照“短停便利、长停价高、累进计费”的原则,提高价格调控精准度。
管理
探索建设ETC停车领域应用合肥地方性平台
近年来,合肥市积极推进停车管理智能化建设,“合肥停车大数据云平台”已实现移动应用端、城市停车诱导、违法停车劝离、停车场备案等系统“四统一”,市区路内收费泊位和400余家路外停车场均纳入系统。
接下来,合肥市将综合运用高新技术,丰富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数据库功能,实现态势感知、数据分析、运营调度、公共服务、监督管理“五位一体”目标,形成数据驱动的管理服务新模式。
接下来,结合ETC技术应用推广,合肥市将加强与省交通运输部门、省交控集团等协调对接,探索建设ETC停车领域应用合肥地方性平台,并强化与天网、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等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此外,鼓励共享停车供需双方利用平台发布信息,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源浪费,支持第三方企业利用平台开展共享停车经营服务。
在整合停车数据资源方面,合肥市将建立停车数据普查更新机制,加强停车场备案管理,督促停车场及停车服务企业数据接入,提高数据准确性,夯实智慧停车应用数据基础。对外开放的停车场数据,应当接入智慧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传统的停车场,人工收费费时费力。在移动端应用方面,合肥市将推进城市停车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打造全市统一的停车移动端应用品牌,优化信息查询、路径导航、便捷支付、共享停车等功能,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导航—智能服务”,与城市停车诱导系统形成联动,精准引导车辆停放。
监管
将对停车资源利用是否高效进行考评
停车资源是否得到了高效利用?公共停车空间拓展情况如何?数据已联网停车场占比多少?在程毅看来,在日常工作中,对公共停车场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肥市也制定了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工作考评办法。今后,合肥市公共停车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采取明查和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考核,“考核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结果划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考评将被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排名靠前的给予表扬,对连续2年排名靠后责任单位的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将视情采取组织约谈等措施。考评成绩亮眼的,将获得一定的奖补。
按照要求,各地要结合道路交通乱点整治工作,加大违法停车管控力度。违规经营、改变停车场使用用途和挪作他用、不按要求接入相关数据、占用路内停车泊位等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查处。
获取ETC停车产品及方案,请长按关注"小源物联"公众号
停车场ETC天线批量特价采购,请点击